- 发布日期:2025-08-15
- 来源:白鹿智库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马维晨13日在第二十二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一道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接续取得一批原创重大成果,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马维晨说,与此同时,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国家数据局:“十四五”以来集成电路加快布局 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我国在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展示出我国显著的发展成绩。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地方动态】
上海:自2026年起 石化化工等高载能行业、数据中心的纳管门槛降至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建立健全配额总量管理制度。合理确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建立健全储备配额调控机制。建立同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相衔接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制度,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试点实施配额总量控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分阶段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按照“降门槛、扩类别、增种类”的推进方式实施市场扩围。自2026年起,石化化工等高载能行业、数据中心的纳管门槛降至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水上运输业的纳管门槛降至年排放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自2028年起,年排放1万吨及以上二氧化碳当量的高等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纳入市场管理并逐步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研究氧化亚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市场管理。
海南:鼓励省内外企业依法兼并重组本省医药企业 对参与兼并重组产生的银行贷款给予50%的贴息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关于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持续加大创新药械研发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券政策,对产品研发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成果产业化等全流程,按照阶段性成果给予40万元至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继续支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带量采购,对参加国家药械集中带量采购中标品种,按照以中标单价完成实际销售额的3%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鼓励省内外企业依法兼并重组本省医药企业,就地盘活资产、发展壮大,对参与兼并重组产生的银行贷款给予50%的贴息,连续贴息2年,最高补贴500万元。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认证,对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按规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安徽出台10条金融措施 全力稳外贸稳外资
从安徽省委金融办获悉,一项包含10条具体措施的《金融支持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措施》近日正式出台。该政策聚焦信贷保险支持、产品服务优化、融资对接强化及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为外向型企业注入金融动力。政策明确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力度,要求金融机构用足国家3500亿元融资窗口及“一带一路”专项贷款,单列外贸信贷额度,为重点企业定制融资方案。特别强调对困难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并持续加码中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供给,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给予0.5%年化担保费补贴。
贵州:到2027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基本建立,低空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重点区域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低空智联网络日趋完善,低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低空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设一批低空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低空物流、低空应急等特色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