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2-09-23
- 来源:白鹿智库
【领导动态】
李克强:将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 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在京同日本经济界代表举行高级别视频对话会。李克强表示,再过几天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双方要致力和平友好共处,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推动中日关系行稳致远。
【政策导向】
国常会: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 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会议指出,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期国务院对部分地区开展大督查。着力督导检查稳经济保民生,推动解决一批地方实际困难。下一步要将问题转地方和部门整改。各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要与督查整改衔接,协调解决问题,重点推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扩投资促消费政策落实。各地要扛起稳经济保民生责任,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共同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
工信部:我国牵头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据工信部消息,我国牵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框架下提出的《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ISO34505)国际标准项目,经投票表决后正式获得立项,由中国和德国专家联合担任标准项目牵头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国内专家支撑团队,协调国际优势技术资源,形成国内、国际联动协调的工作模式,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评价方法论,为自动驾驶相关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协调做出积极贡献。
央行: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发文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认真履行宏观审慎管理牵头职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持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开展宏观审慎压力测试,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逐步扩大宏观审慎管理覆盖领域,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风险的跨市场、跨部门传染。二是严格落实附加监管规定,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推动其持续满足附加资本和杠杆率要求,通过恢复处置计划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继续研究推动建立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评估与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框架。三是把好市场准入关,建立风险预警和监管评级体系,加强监管协作,推动金控公司稳健经营。
商务部: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 放宽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从“扩围、提质、增效”三方面发力,推进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机制性保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进一步扩大范围。积极推进加入CPTPP进程,与协定成员国开展磋商,保持密切沟通;全面推进加入DEPA谈判,力争尽早正式加入;继续推进与海合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以色列、挪威及中日韩等自贸协定谈判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升级进程,与更多有意愿的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二是进一步提升水平。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零关税比例,放宽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积极参与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新规则议题谈判,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三是进一步增强实效。以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加大对自贸协定的宣介、推广、培训,提升自贸协定综合利用率,让协定更好更快惠及企业和人民。
三部委: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
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意见》,规范和加强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工作。《意见》明确了能源费用托管的概念,强调能源费用托管是合同能源管理的一种形式。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入社会资本开展节能改造和运维管理,既落实了过紧日子要求,减轻节能改造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又引入了节能专业化服务,提高节能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市场主体,助力有序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监管动态】
最高法:依法严惩证券期货犯罪 有效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22日在人民法院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工作情况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俗称“老鼠仓”)犯罪不断发生,犯罪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隐蔽、多样,不仅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工作要求,依法严惩证券、期货犯罪,有效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地方动态】
上海通过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法规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条例于10月1日起实施,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表示,此次立法立足于促进法的基本定位,注重创新性和引领性,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上海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的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规,将有力支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助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海南出台四个政策文件推动休闲渔业发展
据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海南近期出台休闲渔业发展的四个政策文件,包括《海南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海洋休闲渔船检验管理规定(试行)》《海南省海洋休闲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试行)》《海南省促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国首次构建一整套完整的休闲渔业发展政策体系。文件提出至2025年海南休闲渔船达到500艘的目标,推进渔民休闲渔业培训,建设休闲渔业实训基地,实现2025年渔民转产10000人的目标。休闲渔业经营单位应当优先吸纳转产渔民就业,海南要求市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吸纳本省户籍渔民超过50%的休闲渔业经营企业进行支持。
江西发布“十三条”惠企政策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制定印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三条”惠企政策》。“十三条”惠企政策鼓励创新,建立健全创新、优先、应急特殊审批机制,鼓励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发展,为优质产品提供全过程的专班专业服务保障。优化审批流程,按照“四减一优化”要求,大力压缩审评审批时限,第二类医疗器械延续注册技术审评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减至30个工作日。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生产许可办结时限由30个工作日缩减为20个工作日。简化部分注册资料,实现审评审批全程电子化,实现“一次不跑”和“最多跑一次”。此外,我省将继续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费用实施降低30%的优惠政策。
陕西首批5张自动驾驶牌照颁发
秦创原·第六届国际丝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周四(22日)在西咸新区西咸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现场发放了5张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这是陕西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获颁1张未来主要应用于物流运输的自动驾驶牵引车测试牌照,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获颁1张未来用于封闭景区园区的自动驾驶小巴测试牌照,西安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颁3张未来主要用于公交接驳的自动驾驶小巴测试牌照。
河南:完善算力基础设施 推动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河南省政府近日印发《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规划提出,完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支持郑州、洛阳、许昌、濮阳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搭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推动全省算力资源共享与算力设施协同。提升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算力,拓展其在精准医学、生物育种、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特色应用。到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计算中心集群和超算应用高地。发展数据交易服务。建设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成立中原数据交易联盟,开展数据资产、数据合规性、数据质量等第三方评估以及交易撮合、交易代理、专业咨询、数据经纪等交易服务,加快构建数据交易生态体系。
【行业动态】
中石化成立国内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
中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南京正式揭牌成立。中石化碳科公司将重点开展技术研发、碳资产管理运营、项目股权投资等业务,面向国内外碳产业市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掌握一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投资一批碳捕集和利用项目,打造一个碳产业数字化平台。中石化碳科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其中,中国石化占股46%,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占股34%。中石化碳科公司计划“十四五”末实现上市并达到百亿市值。
蜜雪冰城预披露招股书 门店数量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的A股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预披露招股书,“国民连锁茶饮第一股”拟登陆深交所主板。招股书显示,广发证券为蜜雪冰城上市的主承销商。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公司共有门店数量22,276家,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统计,门店数量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